正義的陰影

前言:為台灣司法累積在地的智慧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陳傳岳

這個書系的出版,是民間司改會長久以來的願望,目的是記錄下發生在台灣的真實司法案件,讓我們的司法人從他們的故事中反省、學習,累積出面對案件的智慧與勇氣。這個想法與跟商周出版社「人與法律」書系的出版宗旨不謀而和,於是這個書系誕生了。

X年前,當第一次看到商周出版社這套書系時,我們既興奮又感動,一方面欣喜於台灣終於繼「科普」書籍的大量問世後,開始出現「法普」類的書籍,讓我們的法律人有了教科書以外的素材可以汲取養分;在法理、法條之外,看見真實的人和他們的遭遇;也看見在美國司法體系中他們如何犯錯、學習,以及反省。另一方面,我們則不禁有小小的遺憾:在這套幾乎全部以美國司法為背景的素材當中,有許多的程序與制度和我國並不相同,雖然有許多法律精神與程序是共通的,但是,總難免有一種「事不關己」的疏離感,總覺得我們似乎忘記了在我們的土地上也可能有同樣的人與事在發生。基於這樣的想法,民間司改會決定把這幾年來經手的重大案件做了整理記錄,並且計畫陸續出版他們。正義的陰影正是這個書系中的第一冊。

特別要說明的是,出版他們的原因並不在感嘆司法已死,而是希望司法能從錯誤中學習。台灣不像英美法系的國家,非常重視法官在每一個單一個案中累積出來的經驗與智慧,每一個判決的形成也對未來的判決產生莫大的影響甚至拘束力,因此我們的法學院學生往往對真實的案例分外陌生,幾乎一直要到執業生涯才真正開始接觸案件。這個現象不僅使得我們的司法人不容易看見司法案件背後的人,難有感同身受他們的心情;更讓司法的錯誤像是基因複製工程,難以被監督與改變。於是我們往往看見同樣的錯誤在不同的法官、不同的案件中被一再重複。為了彌補這樣的遺憾,我們決定把我們所接觸的冤錯案整理出來,不僅讓現在的司法人,更希望讓預備成為司法人的學子們認識他們,不要再繼續同樣的錯。

這些案件固然不能代表現今司法體系的全貌,卻相當程度的披露了司法體系的真相,從警調的調查蒐證、檢方的起訴、到院方的判決,像接力賽一樣的把成見與草率也一併交棒下去,然後由當事人一一承受這無法挽回、離真相越來越遠的結果,他們是司法冰山的一角,隱隱訴說了屬於平民百姓的無奈呻吟。

我們瞭解由人代理神的司法體系不可能完美,但是,至少我們努力摸索通向正義的天梯。我們希望透過反省與改變,讓這些無奈與痛苦昇華為台灣邁向司法人權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