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律師的初衷:成為聲援群眾的後盾

顧立雄律師,反服貿黑箱義務律師團召集人

張慶忠 30 秒事件發生時,我與一些律師們最初至司改會開會是要討論,如何聲請釋憲尋找體制內的解決方式。而在 318 學生進入議場後,情勢轉變,一直有警方要強制驅離的消息傳出,此時相較於釋憲,現場聲援群眾若被強制驅離,大量的緊急陪偵可能更為急迫。

在事件發生後,直接面臨的即是法律責任的問題,甚至可能是刑事責任。因此決定開始廣招有意願投入的義務律師,而司改會也響應成為了連繫律師與民眾的行政平台。

律師們以公民不服從與抵抗權的概念,來支持與幫助聲援群眾。招募開始才沒幾天,很快的即超過 200 多位熱情律師加入,再沒幾日就超過了 300 位、400 位,律師們的響應相當熱烈。

顧立雄

在 324 行政院發生國家暴力驅離後,司改會與律師團進一步討論分組,分為辯護與控訴兩組。除了協助辯護工作外;也協助因暴力驅離而受傷的民眾,向國家提出控訴。

如此龐大的律師人數投入參與,需要有效率的整合,後續的行政工作也相當瑣碎。成立人數超過「兩位數」的義務律師團這是第一次,該如何運作其實大家都沒有經驗,但是司改會一肩扛起了律師團的連繫與行政工作,也多次召集律師們開律師團會議討論應對策略。因為有司改會的整合,律師團能更有效的運作,作為抗爭民眾的後盾。

司改會是由律師組成的社會運動團體,以制度面改革為主要目標。過往也組織過許多律師團,協助的個案主要有兩類:不適任法官、檢察官的申訴與究責,以及重大的刑事冤案救援。在資源有限,並與法律扶助區隔的考量下,個案必須與制度改革有較深的連結,我們才會投入。

在反服貿運動之後,社會對於司改會的期待有了明顯的變化,司改會專線成為每位社會運動參與者,被逮捕時第一支想到的電話號碼。

許多熱情充沛的義務律師,不僅自掏腰包前往衝突現場、警局,陪當事人偵訊至凌晨,控訴組律師與當事人一起看現場衝突影片、寫書狀、請求保全證據直到開庭…。律師們的熱情令人感動,這份熱情正是平台持續下去的基礎。

以司改會成員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司改會仍必須持續關注制度面的改革,不能因為街頭參與,排擠制度面改革的能量。將司法改革「社運化」,也藉由參與街頭運動來推展司法改革,拉近社會大眾與司法改革的距離。此平台的長期運作已成為現實,也亟需社會各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