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司改運動分析會議直播幕後觀察/趙偉伶
趙偉伶
今年七月初,我參與了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以下簡稱司改會)發起的「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為兩場評估會議進行網路直播。
即使歷經全國能源會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網路智慧新台灣⋯⋯種種「廟堂之上」高規格的直播,這場「江湖論劍」的民間版會議,仍然讓我們驚豔:
在資源極度有限的情況下,司改會不僅將整場活動辦得小而美、五臟俱全;從直播台的幕後視角觀之,這次全民司改運動分析會議,更有許多力求創新、週到之處,讓我們看見「追求相互理解」司法環境的可能性。
網路直播會議:技術之外,更要有心
進到這次會議之前,我想先談談「網路直播」這件事。
近六年來,由於影音器材成本降低、串流平台成熟,加上臉書等社群網站的普及化與高黏度,擁有一個對外發聲的「自媒體」,幾乎成了所有組織的標準配備——這讓這些組織得以繞過大眾媒體,透過影片、直播,直接向群眾溝通。
這兩年,經過太陽花運動的震撼教育、以及開放資料社群(open data community)的循循善誘,公共議題的全程直播,更成為「促進會議透明、開放全民參與」的重要手段之一。
網路趨勢、公民運動風起雲湧之際,在司法、醫療等高度專業化的領域,追求白話易懂、友善近用、以使用者為核心的民主化呼聲,也不絕於耳。判決、法案或病歷,不再以「官」、「師」字輩看得懂、方便寫為足,促成利害關係人(被告、原告、病患、家屬、甚至全民)的理解和取用,更是需要兼顧的價值。
如此背景之下,此次分析會議以議題(而非法條)為中心,用常民口語來討論困境和解方,再配備全程錄影、網路直播,好像是順理成章、再自然不過的事。
但會議的網路直播,不是把機器架起來、按下放送鍵就好;充其量,它只是為「資訊接收、概念理解、群眾溝通」服務的一種工具。工具背後的精神與方法——或說,「善用工具以服務目標價值」的匠心獨運——決定了直播能否擴大參與、有效溝通,抑或只是勞民傷財、徒具形式。
On the same page:全民司改運動分析會議的創新與貼心
這次分析會議的成功之處,正在於不只採用網路直播,更使其與「議程設定、會議流程、遠距與非即時溝通」相互配套,讓會議直播的目標價值——盡可能讓更多的人 on the same page——得以開展。
On the same page,除了字面上「在同一頁、資訊同步」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我知道你知道我在說什麼,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對話狀態,充分交換意見、趨同存異,進而捏塑共識。
這次會議「匠心獨運」的創新與貼心,值得提供未來公眾會議借鏡參考:
多元的成員組成
這次分析會議邀請的對象,除了法官、檢察官、律師、學者等專業人士,有一半與會者並非司法從業人員,而是引入犯罪被害人、原住民、NGO、教育、媒體、網友⋯⋯等角色。這樣的安排,讓討論能以通俗語言進行。即使不免出現法律圈內行話,藉由「民眾」的即時提醒,也能很快翻譯為白話、補充背景知識。
對直播的觀眾而言,這樣的討論大幅降低理解門檻,提高觀看、發問、評論、再傳播的意願,無形之間,擴大了關心司改議題的受眾。
對現場成員來說,這場會議加入更多對現況、解法的描述、提問、釋疑,讓不同角色從各自觀點,為「當前司法困境、司改爭議」問出更好的問題,不至於太快跳進單一的議程倡議、司改主張,淪為各說各話。
平面的對話空間
不同於傳統大型會議「起立上台、限時限次發言、主辦方綜整回應」,這次會議採取「平面對坐、輪流發言回應、主持人引導」的形式。雖是看似不起眼的座位安排與議程設計,對於構成對話氛圍卻有莫大影響。
在能夠直視彼此雙眼和表情的空間裡,我們更容易保持開放心態、專心地聽與說,而不至於陷入「爭取發言機會!等下就輪到我!連珠砲暢所欲言!」這類構思蓄勢、講演說服的心理狀態。
透過主持人的眼睛,和全覽式直播畫面,我們可以觀察到聆聽者對特定發言的反應;在盡可能平均發言機會的前提下,主持人也有意識地「讓討論白話、讓對話發生」,因此,能夠解答疑難、正反論辯、補充知識脈絡的發言者,得以優先回應彼此,而非「面向主席、觀眾」說話。
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在時間限制下,撐開對話自由度、提升討論品質。例如外界較難得知實務狀況、各方觀點紛呈的「司法官評鑑與過勞、警察風紀、監所管理」等問題,就因此得到深入的討論,與「原來如此」的理解。
發揮引導功能的主持、報告、彙傳人
會議要能流暢進行,除了需要與會來賓貢獻各方觀點,豐富討論內容之外,協助人「說得更好、聽得更懂、想得更深」的引導者(facilitator)更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這次分析會議的四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地分攤了引導的任務:
報告人瑋婷:在每項議題的開場,對照心智圖,向與會者及直播觀眾報告司法宿疾的「癥」點。即使沒有讀過「第一階段:健康檢查」大量的意見資料,也能很快進入狀況,了解該問題為何廣受關注、備感迫切。心智圖以關鍵字為核心、串聯開展的形式,也有助於聚焦注意力,引導開放式討論。
主持人雨凡:在討論進行中,持續觀照與會者的發言、回應狀態,柔性控制會議進行的流程節奏,調整各議題、發言者所佔的時間配比,並適度說明如此調整的原因(心證公開)。
由於傳統會議對議題比重、發言時間的嚴格限制,往往扼殺對話、發想的氛圍;但在超過三、五人的對話情境,要讓人暢所欲言、卻又不能讓其他人欲言又止,就會需要像雨凡這樣「心懷對話意識、隨時察言觀色」的主持人,協助交棒,讓話題在不同人之間接續下去。
主持人雨蒼:不同於雨凡的風格,雨蒼在討論進行中,扮演著意見收攏、提問釐清的角色。
他是「第一階段:健康檢查」負責回應、彙整線上意見的小編,熟悉題目與爭議的各個面向,很清楚現場討論是否點題;另一方面,由於他不是法律人、具備公民記者背景,又長期在腥風血雨的 PTT 八卦板撰寫普及文章,雨蒼擅長從麻瓜的角度,幫還在狀況外的聽眾問問題。我認為,所有涉及專業知識的會議,都需要有這樣小字典、小精靈般輔助理解的角色。
網路彙傳人梅慧:這次會議不僅現場來賓可以發言,透過直播,網友也能在聊天室,針對當前議題發問或評論,並納入現場會議的討論。要讓網路直播跳脫電視台式的單向宣傳,成為串聯「場內 x 場外 x 人群 x 訊息」的同步器,關鍵正是網路彙傳人(暱稱小編)。
梅慧在主持聊天室的過程,除了讓網友感知到「被回應、被聽見、話傳到」之外,重點是她體現了網路小編「身段柔軟、細膩週到」的特質,讓身處遠距而不免隔膜的網友,也能感受到自己貢獻的意見是受歡迎、被理解的。
例如這次直播中,曾出現觀眾對特定發言、與會者的負面情緒抨擊,但經過網路小編的安撫處理,加上主持人的認真解譯,原本尖銳激烈的網路言論,也轉化為會後訪談題目,成為會議的養份。
善用多媒體、超連結,讓媒體服務「現場討論」及「事後取用」
過往提到法律的媒體呈現形式,不外乎是長篇累牘的文字、文字、文字。但這次分析會議採用了多種線上、實體的媒材,盡可能地讓「媒體形式」去服務「會議討論」。
- 圖像化的心智圖彙整:讓遠近觀眾看著同一片影像,一覽無遺、同步爭點
- 便利貼蒐集現場意見:讓與會者自由發想,盤點主辦方議題設定不足之處
- 直播影片收錄討論實況:與會者的話語、表情、動作、氣質,以及簡報、心智圖、現場筆記,都原聲原影保留下來
- 發佈大頭貼逐字稿(Sayit):會議實況文字化,可速讀、搜尋、引用、超連結
為一場會議留下可資徵引的多媒體紀錄,價值在於:讓具備時代意義的意見、反省與論辯,更容易被記得,也更有機會重複使用,而非曲終人散、束之高閣(誰記得、找得到1999全國司改會議中,誰講了些什麼?)。
甚至,所有剛才提到的議程設計、主持引導、媒材應用等實驗,不管結果是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成為改善未來公眾會議形式的參考。
開放心態與機動變通
我們認為:這次全民司法改革運動,和其他公眾會議最不同之處,在於籌辦團隊雖有「希望達成的目標、想要促成的價值」,但對於「會議怎麼舉辦、產出哪些內容」保持靈活彈性,不預設立場。甚至在活動期間,有意識地「透明化」司改會原有色彩,將角色從倡議者轉換為中介者,藉此容納更多元、熱烈的討論,例如:
籌辦之前,針對議題設定、意見蒐集、討論形式等,多方諮詢過往公民參與、會議虛實整合的經驗,在舉辦形式和產出內容上,重新開啟「全民司改還可以做」的想像。
由下而上蒐集意見、綜整議題:在「第一階段:健康檢查」,透過網路平台,票選大家認為最迫切的司法問題,鼓勵網友對問題發表感受和意見,再做綜合整理;到了「第二階段:體能評估」,更透過現場與會者的便利貼發想,拓充、深化該場次討論議題。
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在兩次直播過程中,發現在原定規劃之外,還有兩件事值得一做:
- 邀請來自不同領域與會者,面對鏡頭,說出民間對官辦司改會議的期待;
- 針對網友超出本次議題、但值得全民思辨的質疑,在會後專訪相關領域的來賓,做出回應
原本抱持姑且一試的心情,在中場休息時,嘗試向司改會提案,沒想到主辦方竟欣然接受,主持人也在短短數十分鐘做好準備,順利引導與會者完成這兩項任務。
在我們眼中,開放性與機動性,正是根植於網路世代的文化基因。這次全民司改運動,引入了開放、機動的做事文化,非常期待司改會整理、公開執行經驗,讓更多人看見文化衝擊與融合的過程,提供關心公眾會議、法界文化的朋友參酌、思考。
全民司改運動仍要處理的問題
當然,全民司改運動在嘗試創新的同時,不可免地也有缺失之處:
「非法律人過半」的目標,對「網友兼任法官」的身分質疑
分析會議「非法律」代表的來源之一,是在線上意見平台積極參與討論的網友。雖然主辦方邀約多位活躍的網友親臨現場討論,但唯一應邀參加的 Bill Tsai,恰巧職業是法官。
網友、法官身分的重疊,讓部分關注會議的朋友,議論主辦方宣示「非法律人過半」的決心。未來追求「多元成員組成」的公眾會議,在設定代表組成、劃分領域邊界、邀約不特定人士時,都需要更細緻的思量和對外說明。
雖然「是網友、也是法官」的現象引起非議,但在此需要提醒:司改會「非法律人過半」的設定,是在解消專業壁壘的過渡階段所採取的手段,而非目標。
在法界和民間欠缺共通語言的現況下,要針對迫切的病灶、爭議進行有意義的討論,聚集夠高比例的麻瓜,向黑色巨塔輸入外部觀點、不時戳戳法律人講白話,的確是必經道路。
但類似「婦女保障名額」的概念,當性別平等/司法民主化、常民化進到較成熟階段,讓性別/職業標籤的權重,壓過實質的言論與作為,將有礙我們趨近終極目標。我們應該檢驗的是,若自主參加的網友代表,兼具司法職業身份,是否了阻礙這次會議「非法律人過半」的立意。
再者,既然專業壁壘解消是不可抵擋的趨勢,以職業別、公協會、學經歷等傳統尺度,去預判一個人所持的立場、知識與關懷,仍然陷入了「鐵板一塊」的錯誤想像。
以這次會議為例,願意應邀在「民間」司改會議直播上公開露臉的檢察官、法官,某種程度都已經是法界的黑羊。但如果仔細聆聽,網友法官 Bill Tsai 的發言,和司改會根據口袋名單邀請的司法官,仍有相當的異質性。以網路討論貢獻度作為邀約的依據之一,相較於傳統公眾會議,純以檯面上產業頭人、意見領袖作為與會代表來源,相信仍有擴充多元組成的價值。
主辦方與技術廠商的橫向溝通仍顯倉促
雖然司改會在籌備前期,徵詢過會議直播的可能性與限制,主持人雨蒼也有過網路直播經驗,但這次會議大量採用了便利貼、心智圖,要讓這些媒材所承載的內容,完備地再現給觀看直播的參與者,其實需要比傳統會議更複雜的配置。
可能因為人力、時間的緊迫,這次主辦方留給直播的溝通時間,相對於前述的創新與貼心,仍嫌不足。例如:會議當天到了現場,我們才得知議程中加入「在便利貼白板綜整議題」的設計,在欠缺合適記錄工具的情況下,只能臨時徵召司改會的錄影機,遠距離側拍。但直播前的觀眾,其實只看得到便利貼色塊,看不清與會者提供的關鍵字、和主持人綜整意見的板書。
對我們來說,直播不只是把訊號播出去而已,讓人看見「有在開會」而已;而是希望盡可能解消會議實體/虛擬參與的界線,讓遠端直播觀眾,獲得接近現場參與的資訊體驗,不必到場,也有足夠的參與感。因為溝通不足(而非技術或預算限制)導致體驗不佳,是我們在執行這次會議直播的一大缺憾。幸好主辦方開放、機動的特質,我們得以調整第二場會議的進行方式和配套設備,解決了這些問題。
根據多次會議直播經驗,將技術提供者視為外部配合廠商、而非團隊協作成員,待內容底定,才單向要求技術廠商配合(甚至忘記知會),是主辦方的通病。即使像司改會如此用心籌備會議的單位,仍然發生橫向溝通的問題。
單向開出規格、要求技術配合,或許在牽涉較單純的背版印刷、場地租用上行得通,但在「媒體即內容」的思維之下,如果希望直播或影片,成為「會議空間的延伸」與「擴大溝通的渠道」,那麼將媒體技術提供者,視為會議內容團隊的一員,在議程規劃階段,頻繁同步資訊、密切協作,是不可或缺的功課。
全民司改運動會議的經驗,能帶給司法改革哪些啟示
司法改革要能推進、文化環境要更健全,眼前的關鍵,是在納入多元、異質的眼睛與聲音。
畢竟進到民主時代,作為紛爭解決機制的司法,要能讓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衝突 settled down,再難仰賴政治威權或專業權威的壓制,而要謀求對話、理解、共識後的安心與鎮魂。
過往法律人擁有非常強大的文言傳統,擅長以概念的凝鍊與涵攝,意簡言賅地處理問題;又習慣以單向宣達的方式,諭知陷入混亂、困惑的當事人:事情這樣就會解決了,相信我準沒錯!
但在網路時代,口語傳統復興。運用老嫗能解的詞彙,將複雜概念循序漸進講述清楚,搭配延伸的閱讀、佐證資料支持論證,在同步或非同步的環境(前者如現場會議、後者如 VR 空間),面向利害關係人與關心議題者,進行多次來回的溝通,或許才有機會導向「屬於全民」的司法。而這樣的溝通模式,也是法律人訓練中較為欠缺的。
因此,分析會議納入影音直播的執行經驗,不僅僅在規格和態度上,對官方版司改會議的做出示範,更向法律人示範了一種新的溝通模式——如何善用議程設計與媒體創新,盡可能讓最多的人 on the same page。
如果絕大多數人在司法(改革)的議題或個案上,都能獲取高質量、友善近用的資訊,並擁有平等參與、發表意見的機會,再透過懷抱「群眾溝通」意識的引導與彙整,產出共識,並確保共識的執行與問責——相信不但能減少民眾被司法系統排除、拒絕的感受,重建對它的信任,或許還有機會,在高度爭議、立場分歧的題目,逐步追尋民約的合致。
我這麼期待著。
結語
我非常喜歡這次全民司改運動的網址:justice.care。回想自己不管是少時就讀法律系,或是近年以網路影音推動群眾溝通,最初的起點,都是「關心」二字。我相信在法律界孜孜矻矻、負軛耕耘的前輩們,對司法改革,擁有最高濃度的經驗、知識與關懷,而透過不厭其煩的講解與溝通,經驗可以傳承、知識可以分享、關懷可以感染——願「司法正義關心者」的隊伍愈見壯大。